【互联网金融专业】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非师范类专业)
经济管理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非师范类专业)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互联网金融
学科门类:经济学
专业类别:金融学类
专业代码:020309T
设置时间:2025年
2.专业简介
互联网金融专业于2024年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拟于2025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拥有一支业务精干、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目前,依托财务管理专业打造了企业理财实训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室及“两辅一扶”创业实训室等先进的专业实训场所,与中国银行通化分行、九台农商银行通化分行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学习平台。本专业将贯彻“深基础、广视野、强实践、高创新”的育人理念,构建“四维融合、三阶段递进、双轨并行”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合金融学理论、信息应用技术、数据分析技能及创新创业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吉林、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数据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熟悉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原理、业务模式和操作流程,能够在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运营管理、风险控制、数据分析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目标是:
1.政治思想坚定,职业道德高尚,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树立诚实守信、勤勉尽责、遵纪守法等职业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具备跨界融合的思维,能将金融知识与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领域相结合。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能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提高问题的识别和解决能力。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保持独立的见解和判断。
3.具备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现代金融风控能力,能从事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熟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实践,具备金融产品交易能力,掌握产品开发基本技巧,能在行业内从事互联网金融产品交易与运营工作。
4.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创新思维与决策能力等。能全面适应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多元化挑战,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指标点1.1【思想道德素质】 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履约践诺,知行合一。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具备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指标点1.2【专业素质】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熟悉国家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互联网金融发展动态。
指标点1.3【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有一定了解。
指标点1.4【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体育达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2.知识要求
指标点2.1【工具性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外语阅读、听、说、写、译的能力;熟练使用计算机;熟练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进行专业文献检索、数据处理、模型设计等;熟练使用专业数据库进行专业论文以及研究报告撰写等。熟练掌握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相关技术工具,如数据分析工具、风险管理工具、产品设计工具等,能够将专业技能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运营和风险管理等各个环节。
指标点2.2【专业知识】掌握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核心理论和基础知识,包括金融、经济学、互联网技术、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也应充分了解金融理论前沿和实践发展现状,熟悉金融活动基本流程。
指标点2.3【其他领域知识】了解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形成兼具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的均衡知识结构。
3.能力要求
指标点3.1【知识获取】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主动接受终身教育。能够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自主学习。适应互联网金融理论和实践快速发展的客观情况,与时俱进。
指标点3.2【实践应用】能在互联网金融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各种国内外的金融信息加以甄别、整理和加工,从而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对策建议。能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指标点3.3【创新创业】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把握金融发展的趋势,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金融问题。具有专业敏感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指标点3.4【其他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适应互联网金融市场变化所必须的其他能力。
四、核心课程
金融学、Python数据分析基础、金融风险管理、互联网金融营销、会计学原理、金融市场学、计量经济学、财务分析、证券投资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毕业学分为15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平台86学分,行业企业课程平台15学分,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平台5学分。
凡达到上述毕业学分要求并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和《通化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素质要求 | √ | √ | ||
知识要求 | √ | √ | ||
能力要求 | √ | √ | √ |
八、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矩阵
9、课程结构与学时(分)分布
十、课程总表及教学安排
(一)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4学分。其中必修36学分,选修8学分)
(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86学分。其中必修54学分,选修32学分)
(三)行业企业课程平台(15学分。其中必修11学分,选修4学分)
(四)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平台(5学分。其中必修4学分,选修1学分)
十一、培养方案实施
本培养方案从2025级本科生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