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202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非师范类专业)

发布时间:2025-06-24

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24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非师范类专业)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学科门类:管理学

专业类别:旅游管理类

专业代码:120901K

设置时间:2002年

2.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是通化师范学院一流本科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本专业构建了一支以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吉林省各类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卓越教学团队。旅游管理专业于2016年获批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白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并先后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奖、文化和旅游部精品课程等多项荣誉。本专业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打造了旅行社计调、茶艺、中西餐以及客房等多个校内专业技能实训室,与通化市人民政府联合成立文旅现代产业学院,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开拓了专业实践基地,构建了完善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旅游行业发展需要,培养政治思想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知识转化能力、沟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意识,能够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经营、管理、规划、咨询、培训等工作,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的职业发展预期目标是: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身心健康,思想觉悟高,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掌握旅游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旅游企业、政府部门及相关事业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岗位相关的各类问题。

3.了解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动态,熟知中外旅游文化知识以及与旅游业相关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能够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跨文化沟通与交流。

4.具备创新创业所需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三、毕业要求

1.思想品德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标点1.1【政治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增强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指标点1.2【个人修养】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遵守旅游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名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的新时代旅游专业人才。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理论知识

掌握旅游学科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并将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指标点2.1【理论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为旅游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指标点2.2【专业知识】掌握旅行社、酒店以及景区等行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设计旅游产品、规划旅游项目,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3.信息分析

能够通过互联网、期刊、数据平台等媒介收集行业发展信息,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软件等对旅游行业信息与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学会识别信息要素提炼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标点3.1【信息捕获】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平台和信息获取技术,进行行业、企业发展信息的收集、整理,通过信息要素敏锐识别问题。

指标点3.2【信息处理】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旅游资源与市场需求调查,并将调查信息转化为数据,熟练运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软件等进行旅游数据与信息分析,能够运用EXECL、SPSS进行数据加工、整理,为问题解决提供方向指引。

4.行业实践

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和企业实习等方式,提升行业实践能力,检验知识与技能训练效果。

指标点4.1【行业认知】能够通过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积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在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专业认同和行业认同。

指标点4.2【行业实践】综合应用所学的旅游管理知识与专业相关技能,熟悉见习、实习相关任务的工作流程,能与其他人合作完成相关工作和项目。结合专业综合实习任务,在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5.创新创业

运用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识别并抓住市场机会,推动新的产品、服务或项目发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应对旅游行业的快速变化和多样化需求。

指标点5.1【创新思维】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及风险认知能力。能够识别和定义旅游行业中的潜在问题和市场机会,展现出一定的目标感和主动性,能够自主规划和推动创业项目发展。

指标点5.2【创业实践】能够深入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与竞争环境,提出或设计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新产品、新服务或新项目。同时,能够独立或与团队合作,完成创新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施。

6.沟通协作

能够在多种情境下进行有效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的能力,能够适应旅游行业多样化的环境。

指标点6.1【沟通能力】熟知并能正确使用旅游行业的专业术语,在各种情境下运用清晰、流利的口头表达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进行有效交流;具备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技能,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国际化的旅游业务发展。

指标点6.2【协作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工作,理解团队目标,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贡献个人力量以实现团队任务。具备识别和处理团队冲突的能力,通过沟通、协商等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在需要时承担团队领导角色,组织和协调团队工作,具备一定的执行力,能够按计划完成分配的任务。

7.学习与发展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7.1【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获取并整合旅游行业的知识和信息,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资源,持续发展个人能力。

指标点7.2【终身学习意识】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动力,能够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保持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并持续改进个人能力。


四、核心课程

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


五、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六、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毕业学分为147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4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平台72学分,行业企业课程平台26学分,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平台5学分。

凡达到上述毕业学分要求并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和《通化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规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七、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思想品德

理论知识


信息分析


行业实践


创新创业




沟通协作



学习与发展





八、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支撑矩阵

{59240A43-9668-4DD7-894F-76176FE90C23}.png{0A460A9D-CDCA-468F-8B71-7782D7F429A3}.png

{06F2F468-C399-48F5-957C-E1609B21B263}.png

九、课程结构与学时(分)分布

{BC999B0A-E4DE-46BD-A974-C5574CC4EFD3}.png

十、课程总表及教学安排

(一)通识教育课程平台(44学分。其中必修36学分,选修8学分)

{9492D402-6795-4499-A807-74C13A8D252D}.png

{9590B9D0-40D5-44F8-812B-681F233F8B43}.png

{2CE2D755-D64C-4DEA-8411-BF3778A5B840}.png

(二)专业教育课程平台(72学分。其中必修49学分,选修23学分)

{4092BB68-6897-4EED-8579-FDA15BAAADF0}.png

{DC114F29-BAFD-46BC-BA8D-66EA0EF58160}.png

{9E0E4C9A-B82B-44AC-9D65-498FBC1DBD61}.png

(三)行业企业课程平台(26学分。其中必修21学分,选修5学分)

{4907B663-EF50-483B-97B3-CC73743C3326}.png

{76B54EC7-BAD1-49CE-8EFE-B8F8B4385CC6}.png

(四)实践与创新创业课程平台(5学分。其中必修4学分,选修1学分)

{033C5059-68E9-4E27-8BA9-F185E528D49A}.png

{03933A11-5078-4A38-BAAF-542E7B9EBBF3}.png

十一、培养方案实施

本培养方案从2024级本科生开始实施。

撰稿人:王蕾     审核人:徐昌贵